醫(yī)院新聞
30周寶寶心急看世界,3斤體重勇闖三關“生死劫”!
點擊次數: 1351 信息來源: 作者:沈仁 編輯: 發(fā)布時間:2017/8/11在媽媽的肚子里只呆了30周,他就迫不及待地來到這個世界。令人揪心的是,他一出生體重只有1.6公斤,呼吸很微弱,還不會吃奶。但經過醫(yī)院45天的搶救,這個嬰兒闖過呼吸、營養(yǎng)、感染等多個難關,順利出院。
8月5日,這名幸運的嬰兒體重已達到2.55公斤,各項生命體征正常。父母特地為醫(yī)務人員準備了“喜糖”,喜氣洋洋地迎接小家伙出院回家。
呼吸暫停數次,每一次施救都讓人揪心
在玉環(huán)務工多年的何女士,今年懷上二胎,全家人熱切期盼孩子的到來。可今年6月21日,懷孕30周的她突然胎膜早破,家人急忙將她送到我院希望保胎。
但情況危急,必須馬上進行剖宮產,不然孩子和妻子都會有危險。
當天日下午5時,男嬰小何(化名)迫不及待地降生了。緊接著傳來的消息,孩子呼吸不好,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癥,立即被送到新生兒科。
新生兒科主任劉紅艷回憶,當時小何瘦小,手臂不及成人手指粗。呼吸非常微弱,全身青紫,體重僅1.6千克。正常降生的嬰兒,體重都在2.5千克以上。
小何是早產兒,肺臟等器官發(fā)育未成熟,呼吸十分困難,隨時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需要呼吸機幫助呼吸。驚心搶救一晚后,小何的呼吸方才順暢起來。
然而,新的困難接踵而至。他的呼吸無法保持穩(wěn)定。劉紅艷說,“寶寶反復出現呼吸暫停,靠無創(chuàng)呼吸機及藥物維持。”
直到7月下旬,經過了30天呼吸支持的小何終于不用吸氧了,小何闖過了生命的第一道關口——呼吸關。
出現敗血癥,科學治療挺過感染關
由于小何胎齡小,免疫力低下,醫(yī)護人員精心呵護,小何還是發(fā)生了嚴重感染,被診斷為新生兒敗血癥,隨時有生命危險。
除有針對性地使用抗感染藥,實行24小時專人監(jiān)護病情變化。可小何體內的血氧飽和度忽高忽低,血化驗炎癥指標很高。這也意味著,原先使用的抗感染藥已經無效。
醫(yī)生們反復研討,為他調整用藥。劉紅艷回憶,孩子反應很差,我們想方設法,家屬也積極配合,從無怨言。
為增強寶寶的抵抗力,新生科對保溫箱進行了特別處理,模擬在母親子宮內的生存環(huán)境,自制“鳥巢”式護理,保持合適的溫度、濕度和光線。
調整抗生素兩天后,小何的反應慢慢好轉,體內炎癥指標也慢慢下降,大家這才舒了一口氣。
至此,小何終于闖過生命的第二道關口——感染關。
嚴重貧血,靠注射營養(yǎng)液維持生命
除了不能自主呼吸、感染,無法正常進食,身體沒有營養(yǎng),也嚴重威脅到小何的生命安全。
由于胎齡小,小何不會像足月寶寶那樣自己吃奶。隨后,醫(yī)生給他插上了胃管,護士定時通過胃管給小何喂食。
母乳是早產兒最好的食物,小何爸爸堅持每天將母乳送到新生兒科,風雨無阻。
孩子出現嚴重貧血,除了補充血液外,新生兒科也煞費苦心,醫(yī)生每天按照寶寶的體重,配備相應的營養(yǎng)液。
就這樣,醫(yī)護人員一邊小心翼翼地經鼻喂養(yǎng),一邊少量經口喂養(yǎng)鍛煉小何的吸吮能力,小何的營養(yǎng)逐漸跟了上來。出生后的第38天,小何終于可以自己吃奶。
如此反復,小何終于闖過生命的第三道關口——營養(yǎng)關。
經過45天的全力救治和精心護理,小何闖過了重重生命難關,逐漸康復,體重增至2.55公斤,可以自主吸奶,每次奶量達到40毫升,反應好,大小便正常。
8月5日,終于離開保溫箱回到媽媽的懷抱了。媽媽第一次抱起自己的孩子,不禁喜極而泣。
劉紅艷介紹,我國將妊娠不滿37足周出生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早產兒的發(fā)病率為5%-10%,由于救治水平的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明顯提高。
它的發(fā)生與高齡的孕婦增多、孕婦精神壓力大,以及對產檢不太重視有關。要避免早產的發(fā)生,最重要的是孕期保健,一定要根據醫(yī)生的要求,定期定時產檢。注意改善生活環(huán)境,保持心境平和,避免不良刺激。發(fā)現產前出血和先兆早產征象應及時請醫(yī)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