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吃瓜app地址,51吃瓜app官网|51吃瓜app官网下载_51吃瓜app可以下载吗在哪里看?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醫(yī)院新聞 > 玉醫(yī)信息 > 2010年玉醫(yī)信息第十七期

玉醫(yī)信息

2010年玉醫(yī)信息第十七期

點擊次數: 1775      信息來源:    作者:    編輯:     發(fā)布時間:2010/6/9     
第十七期(總第476期)
        
                       二○一○年六月九日
[本 期 要 目]
★  我院召開手足口病防治部署培訓會
★  婦科內鏡診療技術受省審核專家好評
★  安心降糖 呵護健康
★ 《請好心人幫幫我吧》后續(xù)報道——社會各界好心人溫暖周賢萍
★  高樓墜落生命垂危 多科聯合化險為夷
★  警惕大腸癌早期信號

我院召開手足口病防治部署培訓會

醫(yī)院要求醫(yī)護人員提高重癥病人救治能力,努力降低死亡率
  6月8日晚,我院在三樓學術報告廳召開手足口病防治部署培訓會,由楊善浦副院長主持,門急診、感染科、兒科、ICU、內科等科室百余人醫(yī)護人員參加了會議。
  會上,楊副院長傳達了近期衛(wèi)生部、省衛(wèi)生廳召開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要求全院職工要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切實擔負起手足口病定點救治醫(yī)院的責任。他還指出:今年我縣手足口病發(fā)生早、來勢猛、發(fā)展快,病毒毒性強,防控形勢極為嚴峻。手足口病重癥病例有可能增多,我院醫(yī)療救治工作面臨挑戰(zhàn)。
  為了提高我院醫(yī)務人員手足口病救治能力,會議開展了手足口病知識培訓。楊副院長詳細解讀了《2010年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解讀》和《重癥手足口病人診治》,明確了重癥救人救治的流程與治療方案。
  會議還要求,全院上下群防群控,嚴格落實手足口病防控措施,確保重癥救治早發(fā)現、早治療;各科室對手足口病診治要進行再培訓,提高醫(yī)護人員救治能力,努力降低手足口病死亡率。     
(本 刊)

婦科內鏡診療技術受省審核專家好評

  6月8日下午,由省醫(yī)學會組成的專家審核小組一行四人,對我院婦科內鏡診療技術臨床應用能力進行了審核和檢查。
  聽取我院婦科內鏡診療技術發(fā)展的匯報后,專家組現場考察了我院開展內鏡診療技術的設備設施,對醫(yī)務人員資質等情況進行了審核,并就內鏡技術發(fā)展與醫(yī)務人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檢查組認為,我院四類以下內鏡技術開展成熟,在上級醫(yī)院的指導下,可以逐步開展四類婦科內鏡診療技術。
  為加強婦科內鏡診療技術的臨床應用與管理,規(guī)范婦科內鏡臨床診療行為,保證醫(yī)療質量和安全,衛(wèi)生部制定了《婦科內鏡診療技術管理規(guī)范》,對開展該類技術的醫(yī)療機構提出了較為詳盡的要求。為此,省醫(yī)學會對各醫(yī)療機構這一技術應用能力進行審核、評價,不符合要求的將停止此項服務。
  婦科內鏡診療技術主要包括婦科腹腔鏡和婦科宮腔鏡等診療技術。自2001年開始,我院婦科開展了內鏡診療技術,技術日益完善。現已能獨立完成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附件切除術、輸卵管切除術、輸卵管開窗取胚術、子宮肌瘤剝除術、子宮次切術、子宮全切術,宮腔鏡下子宮粘膜下肌瘤切除、宮腔息肉切除術、宮腔探查、斷裂節(jié)育環(huán)取出等診療技術。近五年開展腔鏡手術900多例,得到了患者一致好評。    
(本 刊)

安心降糖 呵護健康

我院舉行《重視降糖藥的安全性》知識講座
  6月3日晚,我院在三樓學術報告舉行治療糖尿病安全用藥知識講座,特邀溫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汪大望教授來院授課,100多位衛(wèi)技人員參加了學習。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糖尿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一大疾病,為了提高我院醫(yī)護人員治療糖尿病合理用藥水平,醫(yī)教科組織了這次講座。講座上,溫醫(yī)附屬一院汪大望教授作了題為《重視降糖藥的安全性》的知識講座,他結合臨床實踐系統(tǒng)介紹了各類口服藥和胰島素制劑的作用機理、適應癥、主要副作用和注意事項,以及與其他藥物合用的不良反應。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其治療(尤其是血糖控制)是一個長期過程,且糖尿病患者中不少是老年人,體質較弱,常易合并心、腦、腎等多種并發(fā)癥,臟器功能逐漸減退,服藥種類通常較多,容易出現各種藥物不良反應。糖尿病治療目的不單是降糖,更重要的是減少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尤其是對各臟器的保護。因此,降糖藥的安全使用顯得尤為突出。
  汪教授還指出:絕大多數降糖藥經過多年臨床應用,已證實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如果在臨床中未熟練掌握其適應證、禁忌證等藥物信息而致應用不當,仍可造成某些不良反應,甚至導致嚴重后果。
(內二科 王麗萍)
《請好心人幫幫我們吧》后續(xù)報道———

社會各界好心人溫暖周賢萍

  近日,來玉務工的四川籍女子周賢萍,病重在我院ICU治療,由于無力支付高額醫(yī)藥費,受到了我縣各界好心人士的關愛,并為她送上愛心款。
  5月28日,本刊登了《請好心人幫幫我們吧》一文,講述了背井離鄉(xiāng)來玉環(huán)打工卻患上罕見“格林巴利綜合癥”、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的周賢萍,以及他丈夫為求醫(yī)四處舉債全家陷入絕境。
  坎門街道流動黨員服務站的黨支部副書記伍斌和唐建,得知這一消息后,6月4日上午便趕到ICU病房看望了周賢萍夫婦,并決定組織該黨支部的黨員開展愛心捐款,力所能及地幫助周賢萍。6月6日上午,他們組織該黨支部的黨員們帶頭捐款,并在坎門街心公園發(fā)起募捐活動,共收到捐款3678元。當天,他們把善款送到了周賢萍夫婦手里。
  6月7日上午,縣慈善總會副會長戴金勇來到我院ICU病房,看望躺在病床上的周賢萍,同時向其丈夫陳明軍了解病情,并送上了慰問金,希望能幫助周賢萍渡過難關。
  與此同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王姓企業(yè)家,在醫(yī)院看病時聽說了周賢萍的事情后也來到病房探望,給她送上捐款。
  據了解,截至目前,通過社會各界努力,共籌集善款1萬余元。
(本 刊)

高樓墜落生命垂危 多科聯合化險為夷

  近日,一女孩從三樓高處墜落致頭、胸、骨盆骨折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經過我院多科室通力協(xié)作、精心救治,患者起死回生,現病情穩(wěn)定。
  6月6日傍晚,一14歲的女孩從三樓墜地不省人世,被人發(fā)現送到我院。當時,傷者神志不清,呼吸弱、心率快、血壓低,已處于休克狀態(tài)。
  各項搶救措施立即被啟動。急診科予以心電監(jiān)護、輸氧、建立多條靜脈通道,麻醉醫(yī)生氣管插管,檢驗科備血,CT室檢查患者頭顱凹陷性骨折、胸部損害致血氣胸、骨盆粉碎性骨折及大出血,腦外科、普外科、骨科、ICU聯合會診。因傷勢嚴重,醫(yī)院還邀請了臺州醫(yī)院專家來院會診。
  當晚,決定手術治療,患者急送手術室,外科醫(yī)生為患者進行了胸腔閉式引流,腦外科醫(yī)生為患者進行顱內血腫清除術,骨科醫(yī)生為其進行骨盆骨折修補與固定術,長達4個多小時的手術非常成功。
  患者隨后被轉送到重癥監(jiān)護病房繼續(xù)搶救。上呼吸機、輸血、補液、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醫(yī)務人員又度過了一個忙碌的不眠之夜。6月7日清晨5時,患者神志轉清,次日恢復自主呼吸,并脫離了呼吸機。目前患者生命體征基本穩(wěn)定,轉入普通病房進一步治療。    
(郭慶慶 楊鷗)

警惕大腸癌早期信號

  近日,林某因“大便帶血5月余,加重1周”來院就診,讓他沒料的到是,醫(yī)生診斷他為“結腸癌伴肝轉移”。醫(yī)生予以做了乙狀結腸造瘺術。 
  據統(tǒng)計,上半年在我院住院治療的大腸癌患者就達10余例,他們有的是剛確診,有的是晚期,有的是再次化療。直腸癌、結腸癌統(tǒng)稱為大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腸癌的發(fā)病在我國有上升趨勢。大腸癌初起時臨床表現隱匿,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和體征,發(fā)現時已屬中晚期,延誤了治療。如果可以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能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
  那么如何早期發(fā)現、診斷大腸癌呢?大腸癌早期表現主要有便血、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等,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可有貧血、消瘦等表現。便血時血色多淡暗,粘附于大便表面。大便習慣改變常是最早出現的癥狀,腫瘤本身分泌粘液以及繼發(fā)炎癥改變不僅使粘液糞便增多,而且刺激腸蠕動,使排便次數增多,糞便不成形或稀便,病灶越低癥狀越明顯,排便前可有輕度腹痛,病人的癥狀常被誤診為腸炎及痢疾而延誤治療。腫瘤向腸腔生長,還會導致大便變細,便秘等。隨著病變的發(fā)展而引起輕度腸梗阻時,則可稀便和便秘交替出現。
但是,由于這些癥狀都缺乏特異性,容易被患者誤認為痔瘡出血、腸炎、功能性便秘而延誤了治療。當“痔瘡”患者出現便血、大便變細、便秘、腹瀉、或有粘液便,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等情況出現時,應及時就診,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外一科  吳夏青)
  • 急救電話
    120

  • 投訴電話
    ·  上班時間:
    0576-87236196
    ·  非上班時間:
    0576-87236218

  • 院長信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