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也會焦慮是怎么回事,?《心理學習》
每個人工作中都會有摸魚的時刻,,在忙碌的工作間隙,,刷刷手機,、吃點零食,、喝杯咖啡,、借著取快遞的名義出去走一圈是一種愜意地放松自己緩解工作壓力的方式,。
但是,,有的人常常會因為工作時間摸魚而感覺到焦慮,,越焦慮越無法集中精力工作,越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就越想摸魚,,一天下來,,什么也沒干更焦慮了。這種現(xiàn)象我們稱之為“開機開始混底薪,,關(guān)機今天的工資到手”,。
同樣是摸魚,為什么有的人就摸得很愉快,,有的人就摸得很焦慮呢,?難道是因為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們摸的不是同一條魚嗎,?
我個人思考梳理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無價值感
人都是追求價值的生物,,因為價值感可以讓我們找到生存的意義,,并帶來愉悅感。我小時候特別喜歡解數(shù)學題,因為我每解開一道數(shù)學題就感覺自己很棒很有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會讓我很開心,,這種開心愉悅是多少零食、衣服,、包包,、零花錢都換不來的。
工作中也是,,當我們摸魚的時候,,一天過去了,沒有一件讓我們有價值和成就感的任務(wù)被完成,,這種未完成感會讓我們沮喪焦慮,,找不到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從此以往,,焦慮會越來越嚴重,。
很多抑郁癥患者經(jīng)常會感受到無意義感和價值感,所以他們總是懷疑自己沒有能力做任何事,,這種自我懷疑和否定讓他們的行動受到限制,,就像我們摸魚工作行動受限一樣。這也是為什么重度抑郁肯定伴隨有焦慮的原因之一,。
二,、完美化要求
摸魚的人心里其實還有一種想法就是工作任務(wù)太難了,我無從下手,,先摸會雨緩解下工作壓力,,于是越摸越久,手機在指尖的上下翻滾間一天就過去了,。
這類人說的是不是你自己,?他們還有一個標簽是“拖延”。
為什么人會有拖延的行為出現(xiàn)呢,?
我比較贊成的一個觀點是拖延是避免完美主義受挫的一種方式,。因為只要我不做,我就不會顯示我能力不足的一面,。高要求,、高期待,在衡量自己的能力與目標上差距超過了自己的內(nèi)心預(yù)設(shè),。
但是我們要知道一點,,回避拖延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你越來越焦慮,,因為事情就在那里不增不減,。
三,、兩極分化
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兩個我,一個積極向上的“好我”,,一個消極懶惰的“壞我”,,焦慮的本質(zhì)可能是因為積極向上的“好我”要求自我必須高效率,心里不能想著摸魚,;而消極懶惰的“壞我”行動上凈干著摸魚的事,。
“好我”和“壞我”沖突矛盾不能整合統(tǒng)一,于是心理沖突就產(chǎn)生了,,以焦慮的方式外化出來,。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歡迎不同聲音,,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每個人的觀點都有被看到的權(quán)利。
文章來源于渡仁心理原創(chuàng),,如侵刪